欢迎光临牙克石市中蒙医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争先创优
·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
·中医文化的价值
·中蒙医院便民服务措施
地理位置
公交线路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就医流程
院内分布
预约挂号
医疗设备
 
中医文化的价值
 
发布时间:2010-10-18 01:10:36 所属分类:争先创优 点击次数:567
我们再来看看中医文化的价值。

 中医文化的价值

  中医作为汉民族文化的优秀代表,应该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需求。特别是现在当西方文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价值观的时候,很多人很习惯于站在传统之外评头品足评论我们中医文化。我们要在一种更高的层次评价,它是一种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或是一种需求。

  大家知道现代医学有很多的弊病,比如说西医学,这种认识疾病,这种用药的思路和方法,有很多的弊病。比如说西医在治疗疾病和用药的时候,西医的病因和中医病因认识不一样的,他认为是细菌、病毒什么的,他采用的是对抗。但是殊不知,道高一迟,魔高一丈啊,你今天消灭了病毒,明天又变个样子出来,你老是赶不上它,所以细菌病毒不断的进化,西药是不断的被淘汰。

  中药呢?我们在中医科学院里面,有学者说我们的中医理论2000多年没有创新,还是读《黄帝内经》、《伤寒论》。要创新,科技部立项给钱研究,当时我的感觉就是这个想法思路有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角度说这个话题。中医真了不起,2000多年的东西还没有过时了,是不是可以换一个角度说。今天我们《伤寒论》的方法仍然非常好用,组方的思想、组方的方法非常的好用。今天的经方派,比用实方的高明。现在经方的很少,用三、五味药。现在找中医大夫看病,没有少于10味药,20多味很平常,但是经方家很简练。为什么中医的方,中医的思想理论,这么几千年不过时?

  在《黄帝内经》里面有一段精彩的话,我们的中医可以归结为“道”,医学就是“医道”。黄帝问雷公“子知医之道乎?”,雷公说“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意思就是我马马虎虎的知道一点。黄帝说“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什么是“医道”?原来我们的中医学是“究天人之机”的一门大学问,天地之道不变,医道也不会变。所以今天还读《黄帝内经》,2000年算什么呢?所以200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一万年会不会变?那我们不知道,我听说到时候南极和北极要互换了,到时候可能就会变。

  西方的医学是一种对抗式的治疗,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西方文化的产物,采取这种方法认识疾病,治疗疾病。

  另外,我想这是我们中医学作为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所以说“道”是什么?“道”不是科学技术,“道”是一种智慧,一种智慧。另外还有一个特别的价值,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传承到今天的时候有一种价值体现出来就是可以被现代的科学技术所利用。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中药现代化,中医现代化等等。

  中医中药现代化和中医的发展没关系,什么关系啊?利用而已!但是我们恰恰今天走入了一个误区,今天用科学技术开始开发中医中药的时候,认为这就是中医中药未来发展的前景,那就坏了,中医很快就消亡了,真的。

  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分清楚中医的存在价值和可利用价值,这对于官员尤其是重要的话题。我们今天一个普遍的话题,中医后继乏人,中医西化等等这个话题。所以说中医的核心的价值,它的核心价值是在于生存。要保持其本色、原汁原味的传承,一万年以后还是这样子的,我想这才是我们今天我想认识中医的价值它的特殊需求。

  所以国际上现在大家知道,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咱们珠海也在往上推一个项目,叫做一指禅的推拿,我看了这个项目,非常的有内涵,这是中医优秀传统的一个结晶。有人说一指禅治病很神奇,其实不神奇,它完全符合中医这样一个思想和理论,就是通过这样一种手法,通过一种精神意念和你的沟通,调整你的脏腑气血,阴阳平衡。不是说你感冒了就可以把你的病毒推掉,推不掉,但是可以治理好你的感冒。中医的理论也很好解释的,不过我们把这些好的东西都忘记了。

  这些年我也是一直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接触到一些濒于失传的一些优秀民间医学项目。

  北京有一个竹子拔罐的一个祖传方法,找我找了一次又一次,我都说没时间,有一天他有来找我,说不远就在朝阳医院,我说行,看看吧。我一看大吃一惊,我一看这个放血的工具是蒙古的工具,他说没错我们祖上就是蒙古人传下来的。我仔细一看这种拔罐是比现代的方法优秀多了,将天然的竹筒在祖传药里面煮,然后在穴位上主要是背部六阳经位置,用蒙古人放血的东西放血,一弹很小的一个,把这个竹罐拿出来一放就吸住了。刚刚从煮沸的锅里面拿出来这个竹子的温度,这个工夫放上去一点儿感觉都没有的,拔完了以后竹罐里面各种颜色的血,红色的、紫色的。他把竹筒里面的血甩在水盆里面让我看,我一看还有一种白色的,他说这是炎症被拔出来的,紫色的说明有瘀血。我说这个白色的不是中医说的“痰”吗,怎么还炎症呢?他说我这样说“痰”,老百姓不懂,我说不懂你才得说,一次两次三次老百姓就懂了。我学中医这么多年,学中医的人都知道,经络里面的“痰”,有形之痰(咳出来的)、无形之痰(经络中的),我突然觉得这就长学问了,这不就是经络里面的痰吗?拔上几次,等到血变成鲜红色的就好了。这种他们祖上传下来的叫做脑脊疗法。我说太拗口,就改成脊椎疗法就行了。我现在后悔了,他应该是脑脊疗法,原来知道他对于脊椎病很有效果,岂不知对于脑病更有效果,中风前兆、血压高、女同志面色灰暗等等,拔几个疗程面如桃花很好看,甚至头晕目眩拔几个疗程就好了。我说很多的一些病人去了以后,觉得很神奇,我说这不神奇,这个人的主要颈脉的通道瘀了有瘀血,你拔了通了,经脉一通头目就清醒了。颈椎病不是骨头的疾病,应该说是经脉的,或是经病,你把这个经脉一打通自然就好了。这一个意思就是说这是我们今天民间的一些非常优秀的绝活,我都发现了很多。

  在北京还有一个项目叫做捏经拍打,也有点类似于一指禅的工夫,也是祖传的。60年代曾经给周总理看好病了,周总理突然的腰疼不能工作,很多人说到医院去吧,不要去民间找。那时候我们还没有《职业医师法》,当时很多的民间推拿整骨什么的,但是85年《职业医师法》一执行,很多民间的都不让做了。这个拍打有一套绝活,用一种特殊的拍子。我有意识问他,你在拍打的时候和病人互动,你有经吗?他说有,我说怎么不念呢?他说念这个东西大家接受不了,觉得迷信。我说这是最好的东西啊怎么是迷信呢,你赶紧整理出来,操作的时候嘴里要念念有词才行。

  我前几天去通辽,那里有一个蒙古的正骨医院在科尔沁左后旗,很大的一间医院。周围的几个省的病人都找过来看病。正骨的时候病人来了以后,手法复位的时候,先喝一口酒,“扑”的喷在你的患处,喷的过程还有很多的动静,就这一喷,病人给他复位的时候也不疼,而且每天看病人的时候小夹板固定,都给喷酒,我说酒是不是活血的,其实不是,真正的内涵就是蒙古人告诉我的,真正的内涵调动病人和医生精神上的统一,我们今天叫做配合医生,这是中医很讲究医生和病人要精神上沟通互通的。

  所以说我们这些东西,我们统统丢掉了。前面主持人说了,没给你们解释。这些年大家都知道上中医院看病,看完了把用机器把药熬了装塑料袋里面提走了,觉得很方便。现在觉得中国人这么多年了,黑砂锅熬药,还费工夫,有什么用啊?有一天我对这个事情产生了一个感觉,中国人为什么不改?几千年就是这样?突然有一天,我们才领悟到,中国人这样一种服药的方法,就是自己一种制药。你亲人有病大夫来看病,你自己抓药回来,一边煮一边搅,熬好了,倒在青瓷花碗里面,满屋里充斥着药香,病人看到亲人在给他熬药,这个药端到床前还没有喝呢,这个病好了一半了。(听众笑)

  我想此话不虚。你没有必要不是说黑砂锅怎样,不是防止药物起反应,不是,那种一种文化。各个地方的黑砂锅,形式不一样,但是一种文化。

  也许你说这个东西不靠谱,我前面说了,人生命的本质是“形”和“神”构成的。中医认为人没有神的时候就是行尸走肉了没有生命了。神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人的气血、精神、脏象、经络,都是神嘛。既然人的生命是形和神构成的,你治病的时候有没有精神方面的作用呢?我们怎么去理解呢?我们中医从头到尾由始至终都有内涵。我们说医起源于巫,什么时候脱离了巫呢?脱离的这么干净吗?巫是什么?巫在在中国文化当中是最有学问的人,上面一横天,下面一横地,中间的人是沟通天地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这样的人才是“巫”。不要一说“巫”就是跳大神,不是这么回事儿,那是其中一种。

大家看过非洲的一些国家也有巫医,我们云贵地区还有。(病人)来看病,把各种各样的药放在一起煮一煮给你拿走。这些巫医对于药性有认识的,他知道,但是他有很多动作,包括念经什么的,他是有很多动作在里面的。大家说这是迷信,我们今天你去找中医大夫看病把脉开方,和巫医有什么区别?呵呵,无非是理论说得你似懂非懂而已。配方可以说清楚吗?你问医生这个方里面是什么成分?我告诉你当今社会没有一个人可以说明白的,六味地黄丸什么成分?阿胶什么成分?没有什么成分,什么成分也没有。但是你相信,相信你就吃,吃了就治病,中医神奇吗?这就是文化。

  所以说,这种我们说中医的这种当前的价值,一个它的首先是它的文化价值,独特的文化价值。其次可以被利用可以被商业化。可惜我们现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社会上公众包括我们政府官员认识不清。我们现在对中药的审批,统统采取了化学药品的成分来审批。这对我们是不利的,以前广州一中药广州历史上有个宝芝堂有一个很有名的药,保婴丹,现在香港澳门还有,中国买不到了。这个药里面有毒药--朱砂,朱砂含汞,这个药没有朱砂就没有用了。孩子腮帮子一红,哭闹、睡觉不好,吃饭不好,赶快一粒保婴丹马上就好了。这么好的药不让生产了,有毒,药理上过不去。不让生产中国(大陆)人不吃就罢了。香港人、澳门人、东南亚这地方也吃不上了,跟广州一中药私下达成了协议,你生产白瓶的什么商标没有,我要,到了香港、澳门打上商标包装好了之后非常好,十倍的价钱卖。我不知道珠海的朋友,不知道有没有这种信息,你们可以方便的买回来。我带了一些给北京家里有小孩的朋友,一给不得了了,三天两头的跟我要。同志们你想想,这痛惜不痛惜?我们这么好的东西不能生产,国家的这种立意哪里去了?类似这种情况多极了。所以说就是这些我们看今天的这种价值,统统的被放否认掉了。

  而且说中医这种煎药不科学、这也不卫生。药丸保质期三年,过了三年不让再卖得扔掉。同仁堂保管的牛黄安宫丸100多年了,跟新鲜的一样。我们中药的炼蜜丸30、50年不会坏的,干嘛就扔了,这些东西哪里来的?西方文化,不适合我们这个东西的。

  七、传统健康观念面临的问题

  传统实践与之相关的理论信仰逐渐丧失。由于外部社会和环境的压力,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传统生活方式的解体,削弱了传统文化的保存与传承方式,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对生活很缺乏理解。

  同仁堂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仁堂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呢?两句话,叫做“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我有一天对这个话产生了新的理解,过去中国人从古到今有一种信仰一种习惯,遵守的一个就是“非其人勿教,非其人勿授”。

  过去中国人有一种信仰一种习惯,遵守的一个做药的时候是沐浴、斋戒三日不要吃肉。我去看藏药的制作,叫做“70味珍珠丸”,在西藏地区很有名的药。一些重要的药,在修合的时候要请喇嘛念经的,企业里面有一个专门的经房,我们是叫“加持”一下。西藏人认为如果不加持一下这个药没有用的。于是我才理解同仁堂的堂训“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是一种信仰,不仅仅是诚信,这种信仰远远的高于诚信。西方人谁不讲诚信,诚信太低了,当成为一种企业信仰的时候,你想想他的心是非常虔诚的。但是我们统统认为他就是迷信的东西。

  再一个我们独特的生命观,我们也得不到承认。特别是我们的中药,现在中药研究了我们本草药物的这种成分,除了研究这个之外,我们现在还进而要研究复方的成分,研究方剂、复方的成分,我们也曾经立项,国家立项,但是有成分吗?我说没成分。大家说这个药不是因为成分治病,是因为什么呀,说不清,呵呵,我只能说我刚才已经说了,这个所谓的“说不清”是说不清它的成分,它的医学理论我们说得很清楚,还是刚才那句话,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怎么说不清呢?!

  再一个就是各种各样的制度束缚着。新药注册、职业医师、专利等等统统按照化学药品的标准。师徒传授也不被承认,比如说同仁堂传统中药配本,历史上存下来400多个配本,现在有200多个锁在保险柜里面,不能生产,很多按照化学药品达不到这样的标准。

  还有一些因素,就是里面的药就是一些诀窍,要注册就要公开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一些药物有毒的,中医很多就是要用毒药治病的,没有毒治不了病的。《黄帝内经》里面说“大毒治病十去其三,中毒治病十去其五,小毒治病十去其七,谷肉果菜,食养尽之。你有这个病我用这个毒药只是攻病而已,没有毒不行的。但是恰恰我们这种中医用毒药治病的观念现在不被认可,不能被认可的。

  再一个就是西医学作为西方文化的这样一种产物,我们看看现代的医疗越来越技术化了,去医院看病贵,贵在仪器、检查。现在的医生没有这套仪器检查就不能当医生了吗?西医大夫说我不检查也能看病,但是必须检查,不检查不能负法律责任。不要怪医生,如果医生不按这个做,回头人家说你怎么不做CT呢,怎么不给他做什么什么检查呢,这成了你的责任了。为什么呢?现在的医学被各种各样的制度和标准束缚、裹挟着,你没有办法。

  前面主持人说的骨折,过去中国人就是小夹板固定,20多天25天基本上好了。现在有医疗标准,愈合标准要严丝合缝,不严丝合缝一看就不标准就不行,叫医疗事故。可是中国人世世代代这种小夹板固定是不能严丝合缝的,严丝合缝中国人认为打上钢板做手术,这样局部愈合很慢,打钢板过了半年又割一刀把钢板取出来,为什么半年?病人再割一刀,中医的说法气血瘀止了,本来是很畅通的营养骨架赶快形成,你这一刀割下去坏了。还有一个呢,病人惶惶不可终日,天天紧张,老是琢磨着半年以后还得一刀,能长吗?但是我们发现中医的这种小夹板错开一点的时候骨架形成的很大,哪天再摔倒了,从别的地方断,不会在这里断。而且不影响功能,还有中医认为这种小夹板的时候每天还要活动一下,天天活动一下,刺激一下,很快的长骨架。现在去骨伤医院,基本上都是做手术。标准是第一个,其次还有利益。效益,医院的效益。一个手术多少钱,一个小夹板多少钱?一个医生天天干小夹板你就甭干了,下面的护士也不干,发不了奖金啊。

  医生和患者成了商品关系,医学的人文关怀越来越淡。甚至是医疗和医生之间,还有一个所谓的医疗保险。你说这个医生还有责任心吗?无法施行自己的责任心,就算是有,医生自己的智慧也没有了,不敢发挥自己的智慧,治好了,还行,治不好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人文关怀越来越淡,所以我们看看。

  我们最后一个话题:

  八、健康的选择——和合养生

  大家对中医文化的价值有了初步的理解,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一个最重要的大家记住,文化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中医的文化不是哲学,也不是伦理道德。文化是实在的,中医的脏象、经络、气血、津液,统统是文化,中药的寒热温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药物的君臣佐史膏丹丸散、炮制,统统都是文化。现代的科学技术也解释不了这些,永远也解释不了。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说,无须去解释的,同志们,有没有这样一种,这是一种观念,这种观念太重要了。你有必要呢,老百姓说了,中医挺好,治病挺好,就是说不清了。西医治病你能说清吗?你说清了,你就是西医大夫了。问题是大家说这个话的时候,我们的文化不被承认了,你想说清的是进实验室,可实证的,中医是无法实证也无需实证的。非得要找经络干什么呢?干嘛要证明它呢?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健康的选择,我今天就讲一个话题,就是和合养生。

  养生怎么还要“和合养生”呢?这个理念太重要了。这个理念就是和我们公众听到的一些声音是不一样的,这是真正的养生。大家说,就你说的对吗?对不起,我还真是很自信,我是搞医史文献出身的,我的专业就是研究医学史和古籍的,我知道养生是从哪里来的,养生是怎么回事,哪些方法是可以养生的,人怎样达到养生这样一个境界。

  我前面说了,养生对于中国人不光是一种独特的思想智慧,而且本经里面的上中下三品,三分之二的药是养生的。大家想想我们今天的观念是不是需要改变一下?是不是本经里面的观点都是错的?

  所以我们来看一下,养生从哪里来?

  我前面说,西汉这个时期,以刘向为代表的,汉景帝让他们整理医学典籍。当时整理医学书里面有个人叫李柱国是个侍医,是皇帝的医生。当时整个中国的学术分成六大部分叫六略,诸子略、兵书略、术数略、诗赋略、方技略等。其中医学成为中国所有学问的一部分不得了。他们有人说中医是经验医学,今天很多人都说中医是经验医学,西医是什么?西医不能叫经验医学,西医有理论啊,有实践有医疗方法。

  中医怎么就是经验医学了呢?中医在西汉时期就自成体系,有医经讲理论的,有经方讲药方的,有神仙家讲养生的。

  司马迁的《史记》里面《扁鹊苍公列传》里面。苍公是山东齐国临淄人。这个苍公掌握了很多方子,有一天遇到了公乘阳庆先生,人家你这些方子没用,给你换换,给了他很多的《黄帝内经》等等很多理论的书,苍公看了这些理论的书提高了很多,看病不得了周边的人都来拜师。什么意思啊?大家看看热闹吗?这时候的医学通过系统学习是可以掌握的,和今天的医学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的区别,当时的中医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可以掌握的一门学问。怎么是经验医学呢?

  所以在《方技略》里面说的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大门类,养生就是来自神仙家的东西。

  所以我们今天一说中医养生,一讲养生就是中医。早期历史上中医和养生是不同的门类,这个专门的门类在历史上发展发展一直到近代,都自成体系。不要说笼统的中医养生就是中医固有的东西,中医早期的东西就是两部分,就是医经和经方。

  在西周末年的时候,郑国有一个思想家叫史伯他和郑王讨论问题的提出一个观点“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所谓和”。什么意思呢?古人思想理念就是五行,以土和金、木、水、火相互混杂而融合,可以创造各种器物,这就叫“和实生物”。“以他平他”就是指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只是以土加土,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器物,这就是“同则不继”。只有不同的事物互相作用才能形成新的事物。这是中国人世界观和认识论里面最最核心的,我们叫做“和而不同”“和谐社会”,中国人特别崇尚这个“和”字。这个“和”字背后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为什么和是好,不合就不能为继?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了伊尹“说汤以至味” 的话:“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说不清道不明,你琢磨吧,这几味药在鼎里一炖一煮,语言不能表达的,意志也不能去领会的。你知道这些做菜的时候,油盐酱醋加多少放多少,全在意念之间。这些对象在锅里面一煮一炖发生什么变化了?你不知道。中国人说千滚豆腐万滚鱼,做鱼就是一条,充分慢慢的小火炖,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的滋味就好了,你不知道说不清楚里头的变化,特别重视对于五味的调和。

  刚才说阿胶的例子也是。

汉书艺文志》里面经方序里面说“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的道理是一样的,“齐”就是方剂的“剂”,就是调和的意思。汤液制剂和烹调的道理是相同的,关键是一个“和”字。所以中医看病的时候叫做对症下药,辨证施治,调和诸药,几种药寒热温凉、君臣佐使,这些东西在锅里一煮发生了什么变化,不知道!所以说这种“和实生物”导致了一种微妙,复杂的变化,达到了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

  所以我们今天我们说“和实生物”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杂和。这个杂和的结果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去其偏性”,光吃一种东西,你天天吃绿豆,你非吃出来毛病不可。养生不是这么养的,我不知道还有这种养生方法(光吃绿豆),中国人的养生方法是和实生物,要杂和的。所以中国人有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已经遗忘很久了,什么文化?服食文化?就是中国人养生里面非常经典的一种文化思想,服食文化。

  服用的服,饮食的食。可能大家一听大多数不明白,什么是服食?我这个06年的时候我去东阿阿胶集团参观,他们搞了博物馆,一进门有一个很大的金色牌匾,上面一首曹植的赋。大家都知道曹植最近看《三国》,兄长发配他去东阿做东阿王,曹植心情不好身体日渐消瘦,身体不好。天天吃阿胶,身体慢慢好起来了。做了一首赋“神黄所造,授我仙药,教我服食,还精补脑,寿同金石,永世难老”一首赋,我问他们领导,“服食”什么意思?他们临时说吃的意思,我说不对,服食是长久的服用一种东西才叫服食,你要长久的。所以刚才说本经里面里面说长久的吃一种东西叫服食。现在这种文化已经丢掉了,丢掉的原因很多种。一种原因是服丹药,服五十散,皇帝也吃,一些有学问的人吃就吃死了,汞中毒。但服丹药,服五十散这是中国服食方法里面的九牛一毛。阿胶也是可以服食的,今天你们中过毒吗,我相信在座的有人天天吃阿胶。阿胶有偏性吗?我说没有,可以天天服食的东西必须是经过炼制的。我跟阿胶集团的领导讲,你这个工人技师叫熬胶师,我说这个熬胶不好,应该叫炼胶师。我说你阿胶的文化内涵是什么呢?真正的内涵是服食,是养生的产品,不是药。你们企业要改变战略思路,不要把阿胶当成药生产销售宣传,要当成养生的产品。阿胶还用宣传吗?老百姓妇孺皆知,这有这样一种文化内涵,阿胶就是中国的一种丹,不是小丸圆圆的才是丹啊,通过水火炼制的可以久服没有偏性的东西,统统可以称为丹。我们说膏丹丸散,今天只是剩下人丹之类的东西了。六味地黄丸也是一种丹,治什么病啊?阿胶治什么病?什么成分?不知道!你说里面有蛋白,当然有蛋白,驴皮熬的,但是你怎么不天天吃驴皮呢?不信你天天吃驴皮吃三天肯定吃趴下了,驴皮天天吃能受得了?不行的,但是驴皮经过炼制成为一种丹的时候,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发生什么变化,不知道。

  这种思想的、智慧的、文化的东西,是符合人的生命的。中国人认为药是有情之品,自然界的万物都是有情有义的。什么是中药?有人说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就是中药,我说那西药呢?用西医理论指导的就是西药?那人家西医不干了。中药是利用它的自然属性和防治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完全不改变自然属性,就是利用自然属性,我们说的寒热温凉、升降浮沉、辛甘酸苦咸,这些东西都是文化,是一种有血有肉的都是。所以说他和你的生命是相通的,和你的生命是息息相通的万物,万物皆有灵,和人这种灵是相通的。健康的人,他没有偏性,阴阳平衡。发生了疾病的时候,阴阳失衡,用这种药物的性调整。

  成分是什么呢?成分能解决吗?解决不了。如果说中药都搞成有成分的,中药就不存在了。

  所以我今天虽然叫公众健康的选择,我想讲到这里的时候,在座的朋友就理解了,我们对于这种健康和养生的这样一种理解,我们应该怎么去做?我们身边有很多东西都可以用来服食的。贵在一个久字,所以本经里面的上品中品药,里面都是一句话,久服可以轻身延年,久服可以怎样怎样,离不开久服,服食文化,我说吃三天阿胶,不行,最少三年,不信吃吃试试。

  你就是吃枸杞子至少得吃10年。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很多,持之以恒做一间事,必有好处,枸杞可以服食的,没有偏性。但是人参不行,人参有偏性的。我们把这些有偏性的药物在一起调和的时候,相互制约去其偏性,也可以达到服食的作用,是可以达到治病的效果的。

  所以说不要相信社会上那些商业利益的宣传,误导了你们。

  我们还有精神的养生,在我们过去叫内练,我们叫练内丹。还有一种是服食。

  谢谢大家,我今天就讲这么多。

  主持人殷亚敏:今天演讲的精彩不用我多说,从大家这种一直非常安静鸦雀无声的效果,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讲座的效果。

  下面是大家互动的时候,大家可以通过写纸条的方式或举手的方式。

  提问:您好,老师。听了您的讲座有很多感悟,有三个小问题想请教一下。第一是关于酒是伊尹开始的,伊尹是公元前1700年的,但是我看过一些酒是公元前2070年前夏禹时代的人发明的,这里面有个小故事有人发明了酒给夏禹喝,他喝了以后感觉很好,说了一句很著名的话,说后世必有君王因为酒而灭亡的故事。这个故事我在《中国人史纲》看到的。前不久有一位复旦大学的教授到我们学校讲青铜器和中国饮食文化的时候也提到这个故事,我就不知道这个酒的起源到底是公元前2070年还是公元前1700年。

  我刚才看到您的资料,你有一本书叫《训诂学》。我想问一下伊尹发明的这个方液,这个“方”是怎么解释的?我有两个想法,第一个想法可能是国家、国土的意思,可能是在中原大地上这么一个相对系统的里面生长出来这样一种文化和医疗体系,叫做方液。英文里面一个词叫Outsiders,是奇怪的意思,从字面上解释为外国人或是外地人的一个意思,这之间有没有一些联系?我的第二个想法方就是奇幻、迷幻、虚幻的意思,就是求仙问道的意思,像您说到的神仙、方士、方术这样的意思。

  第三个是向跟您探讨一下中医文化和科学的关系。

  柳长华:酒的起源,无需研究,可以靠着出土、考古研究,可能还会早,根据文献记载上古时期已经有酒的记载。但是我们说的伊尹是一个特殊时期的时代,这个时期我们在酿酒和配方达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时期,这本来是两个问题。

  在一个你说方的含义,不是虚幻的,中国的文化有方有圆。方是对外攻敌的时候是“方”字,治病用方子、打仗用方阵。中国人去别人家里作客的时候是会见的时候是方桌,方桌有宾主,不能乱坐。吃饭的时候是圆桌,无始无终无上无下无环无端。方文化在中国里就是一种对抗性的,我们说的医方也是这样的,攻病的时候就是方、方、方。

  纸条提问:柳教授,我的先生长期以来一直为牙疼之困,今天听您讲了一个永不牙疼之方,今天你麻烦您开一个方子,您的山东老乡,叶霞。

  柳长华:谢谢,开方子可以,但是必须得看病人,什么原因得知道。特别是这种情况下,我今天以一个演讲者,不能以医生的身份面对大家。当然看病我也看得不错,也是当医生出身的。

  现场提问:您好柳教授。问一个问题,我们历代名医往往在长期的从医实践过程当中,有一些总结出来属于自己出来的经典的验方、偏方和绝活。请问柳教授您在长期研学中医的过程中,有什么绝活跟我们分享一下。比如说有医生专门治打嗝儿,特别有心得,一幅方子下去长期打嗝儿就治好了,相信您也有不少绝活,谢谢。

  柳长华:我的绝活不少。中医这个医学长期的实践当中会形成一些经验性的东西,很多医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作为我今天来说,我会看什么病啊?我想,那都是小问题。我听你的意思是对中医感兴趣,可能还是学中医的。(提问者:学兽医的)

  学兽医也无妨,我们说一个医生有绝活并不成其为一个好医生。真正一个好的医生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才是一个好医生所追求的东西。我学中医学到相当程度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才明白,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如果说人生有阴阳的话,如果阳气往上走,阴气往下走,就是阴阳离绝了,活不了。活着的人,是阳在下阴在上,阴气往下走阳气往上升,于是阴阳沟通阴阳交泰,阴阳没有偏盛偏衰的时候你就是健康的。这是中医了不起的智慧,你懂得阴阳颠倒之理,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好医生。

  提问:请你谈谈对张悟本的看法。

  柳长华:没关系。他自己不是中医,也不承认是医生,讲养生和健康。他对于养生是这样一种观念的话,他和我讲的不一样,我认为没有这种养生的方法,他也不是中医,也不是一个养生的专家。我认为让大家吃这些比较有偏性的东西,对人体未必好。当今社会类似这种人很多,就是因为大众传媒传播的方便,有了这种现象。多少年以前他只是在家里或是朋友之间讲,无所谓。从古到今这种东西多极了,不奇怪,也不是民众愚昧,因为中国民族本来就是一种养生的思想和理念。如果张先生去美国讲这个东西,没有人信,谢谢。

  提问:您好柳教授。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大兴土木建设中医院,而且中医院的建设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像中医了,是不是中医学在向现代医学靠拢?

  柳长华:这恐怕是涉及到一些政治问题了。我只能从文化上讲,我举个例子,我去年八月份去新疆和田,我听说一个和田的维医医院,旁边的墨玉县也有一家中医院,是不用一片西药的。我们今天中医院的领导说不用西药无法生存了。我带着这个疑问去了和田,确实如此,也配方,但是有195种医院的制剂,疗效非常好,非常受欢迎。医院的规模很大,比珠海中医院大多了,600多张病床,一个月平均住院费不到1500块钱。我看了一下确实一片西药没有,当然会有现代一个检查手段。即使这样,我一说平均住院费你就明白了,在现代医院不可能的。并不是说今天的中医院一定要这样一个模式发展,我们民族自己的东西是很优秀的,问题是今天的观念变了,不是大兴土木的事,我们的观念变了。

 
上一篇:中蒙医院便民服务措施  | 下一篇: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  
 
| 首 页 | 便民服务| 联系我们 管理|

主办单位:牙克石中蒙医院  http://zmyy.yks123.com
版权/设计/维护:牙克石市飞讯网络(牙克石123网)

ICP备案号:蒙ICP06039400